“谁来看娃?”
全国人大代表孙伟建议:推进普惠托育服务
“如何看娃”“谁来看娃”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普惠托育如何推进?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孙伟建议加快形成以家庭为中心,政府主导、市场扩面和社会补充的“一体三翼”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增供给。”孙伟认为,“三孩”生育成本是家庭考量的主要问题。要改变观念,婴幼儿养育不是家庭的专职,而应是家庭、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共同责任。
她建议,尽快出台并不断完善针对家庭托育点管理的规章制度,将这类普遍存在却被忽视的服务模式纳入到托育服务体系中,真正将托育服务扎根于社区,为家庭提供更便捷可及的服务。
同时,鼓励用人单位以自营或联营的方式,积极承担企业员工的部分托育服务职能,针对婴幼儿的年龄提供相应的、多元化的服务。
在政府层面,孙伟认为,应加强政府对托育服务的经费投入和兜底责任,有效贯彻“政策引导,普惠优先”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理念,尽快落实“十四五”规划对托育服务提出的指标要求,将每千人托育床位从1.8个提升到2025年的4.5个。
“其次,调结构。”孙伟建议,在政府财力等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公立托育服务的覆盖面,提供多元互补服务,在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场域、服务模式上,尽可能满足家庭的多样化需求。
服务时间上,充分考虑不同家庭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全日制、半日制、临时托管、喘息服务、课后托管等灵活的服务模式。
服务场域上,构建家庭、社区、机构一体化的育儿服务体系。鼓励社区与单位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开展托育服务,积极探索建立社区托育驿站,让有需求的家庭可享受到家门口的服务。
服务种类上,提供常规化、嵌入式、菜单式的家庭育儿指导与喘息服务,为在家养育的婴幼儿提供喂食、洗浴、智力开发等照料服务,为家长提供科学、合理、契合婴幼儿生理发育特征的家庭教育课程。
“再次,保质量。”孙伟认为,质量为先是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需要有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人财物保障体系等配套支持体系,进行保驾护航。
她建议健全规章制度,推动托育服务走向安全化、法制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托育服务全过程监管,明确主体责任,加强源头管理,完善机构设立许可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正规教育体制;建立体系完备的财政激励机制,充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托育行业,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统筹托育服务设施建设规划,解决好“物往哪里安”的问题。
晁玉萍 鞠鹏豪 报道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山东天使健康救助联盟
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 • 天使健康专项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