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健康咨询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头条 > 健康头条详情

创新爱卫工作 促进持续发展 山东省举行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2-04-21来源:山东健康咨询网

创新爱卫工作 促进持续发展

山东省举行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新闻发布会

  4月2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东省纪念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新闻发布会。

图片5_副本.png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省爱卫会副主任袭燕女士,省文明办副主任孙文利先生,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宋文华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马立新女士,省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马吉祥先生参加发布会,介绍全省爱国卫生运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70年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回顾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70年的历史,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增加了群众的健康福祉,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袭燕表示。

图片6_副本.png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省爱卫会副主任袭燕讲话

  70年来,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32个、县城28个、乡镇192个,比例分别达76.2%、53.8%和12.27%,省级卫生城市和县城已实现全覆盖,省级卫生村比例超过60%。城乡环境质量跃上新台阶,空气优良天数和优良水体比例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大幅提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明显,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

  70年来,群众健康素养显著提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推广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技能、倡导健康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建成健康教育基地124个,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11个、省级健康(促进)县区126个,国家级慢病示范区29个。2020年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2.02%,成人吸烟率降至22.65%。

  70年来,传染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和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扎实开展,全面消灭了天花、回归热、脊灰、白喉、霍乱等传染性疾病和丝虫病、疟疾等重点病媒传染病,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等报告率逐年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爱卫会围绕疫情防控,指导各地全方位开展卫生整治,加强重点场所和薄弱环节环境治理,深入推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强化卫生防病和健康知识科普,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夯实疫情防控“免疫墙”。此外,爱国卫生运动在1998年洪灾、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灾后防疫以及北京奥运会、青岛上合峰会等重大活动的保障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袭燕介绍,山东省新时代爱国卫生工作,将全面准确把握健康山东建设赋予爱国卫生工作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强化健康优先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努力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全面提高社会健康综合治理能力。


将部署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图片7_副本.png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马立新答记者问

  马立新回答记者提问,介绍了山东省纪念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的具体安排。

  一是创新爱卫工作,促进持续发展。部署开展爱国卫生创新提升年行动,着力打造爱国卫生工作长效运行的新机制、业务过硬的新队伍、卫生创建的新水平、数字管理的新手段和宣传动员的新方式,切实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打好基础。开展健康科普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倡导活动,广泛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养成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膳食、绿色出行、光盘行动等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组织爱卫会成员单位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控烟等相关活动,突出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和场所,进一步为群众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组织成就展览,汲取历史经验。全面回顾爱国卫生运动辉煌成就,围绕不同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特色、重点任务和成就,在全省范围内征集爱国卫生历史资料、文献、大事记、照片、实物等相关素材,精选具有各地特色的优秀展示作品,制作宣传彩页图册、展览展板、公益宣传片、微视频等,集中展现近年来爱国卫生运动给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是选树先进典型,发挥带动作用。开展典型事迹推荐和征文活动,挖掘宣传各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优秀典型,集中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积极性;开展爱国卫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向全国爱卫会推荐表彰对象,同时做好省级表彰,激励各级各单位以更大的热情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爱国卫生创新提升年

将打造五个“新目标”

  今年也是山东省的爱国卫生创新提升年,马立新介绍,山东将主要围绕5个目标开展。

  围绕打造长效运行的新机制,开展工作推进机制创新提升行动和爱国卫生与健康山东建设融合推进创新提升行动。修订《爱国卫生条例》,推动成员单位出台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的工作措施,指导各级爱卫会完善《工作规则》及《工作细则》,推动爱国卫生与健康山东建设深度融合。

  围绕打造业务过硬的新队伍,开展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创新提升行动和政策研究创新提升行动。筹建爱国卫生学会,组织爱国卫生学术沙龙,开展爱国卫生工作试点,推动工作机制、工作制度、政策研究等创新发展。

  围绕打造卫生创建的新水平,开展卫生城镇创建创新提升行动。指导各卫生城镇制发长效管理规范性文件,梳理重难点任务清单,实行挂账销号;组织对新申报的卫生城镇进行评审,对已命名和完成评审程序的卫生城镇进行2轮抽查,逐步实现提档升级。

  围绕打造数字管理的新手段,开展信息化治理方式创新提升行动。开发爱国卫生工作信息系统,实现评审和本底资料管理数字化;打造网络地图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所有场所精准实时管理;将爱卫随手拍融入爱国卫生工作信息系统,实现“信息随手点、举报随手拍、问题随手报”的实时监督模式。

  围绕打造宣传动员的新方式,开展宣传方式创新提升行动。建立完善爱国卫生知识资料库和问题库,开展全民有奖答题,提高群众卫生健康知识知晓率;通过组织现场活动,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宣传视频,普及卫生健康知识,解答群众疑惑,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紧扣“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

重点做好4项工作

图片8_副本.png

省文明办副主任孙文利答记者问

  孙文利介绍了推进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培育为重点,紧扣“文明健康绿色环保”这一主题,重点做好4项工作。 

  大力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今年年初,省文明委印发《关于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实施方案》,分别就在乡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开展倡树自律助人、孝老爱亲、节俭绿色、服务利他、共建共享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作出安排部署。将通过在山东广播电视台开办了电视专栏推广健康生活常识、结合疫情防控新形势开展“文明居家抗疫情·美德健康护家园”等主题活动、创作推出一批融媒产品、公益广告等方式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

  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持续深化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分餐公筷、垃圾分类等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同心防疫”“文明新风”“健康山东”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化移风易俗,持续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

  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环境卫生是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近期我们结合去年全国、全省文明城市测评成绩,针对环境卫生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特别是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中,积极推动各地查漏洞、补短板,集中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同时注重发挥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创造性。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我们将以这次活动月为契机,加强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和公益广告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爱国卫生运动70年历史成就、重要意义,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强化典型引领,结合最美人物、山东好人等评选活动,大力选树群众身边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榜样,着力营造人人动手、人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浓厚社会氛围。

 

今年年底前力争实现

无烟医院和学校全覆盖

图片9_副本.png

省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马吉祥答记者问

  在引导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方面,马吉祥介绍,近年来,山东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2年的8.28%上升至2020年的22.02%。

  主要工作有:积极开展健康科普推进活动。重点加强“公众健康素养大提升行动”,仅2021年省级层面就开展了健康科普下基层活动22场,受众12000余人;组织开展全民科普答题活动累计参与公众300余万人。

  大力开展控制吸烟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建成无烟党政机关10035家,省级医疗机构、省级学校全部完成无烟单位建设。省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学校无烟单位建设率分别达到99.94%和99.59%。

  积极开展健康体重促进行动。2009年山东省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出“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的行动理念。自2015年起开始连续举办6届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和4届减重大赛等系列活动,有40余万人参加,60.2%的人员达到WHO提出的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要求。

  广泛开展合理膳食行动。针对不同人群分别提出营养膳食指导,保障公众营养健康。

  积极推动健康细胞建设。建成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11个、省级126个。依托健康促进县(区)建设,积极推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累计建设健康促进医院、机关、学校等各类健康场所110万余家。建成国家级健康教育基地5家、省级119家。

  今年,山东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围绕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结合重要卫生健康节日纪念日,开发针对性健康科普材料;组织开展“山东省健康科普传播新媒体作品大赛及健康科普传播十佳品牌”征集评选活动。二是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科普知识网络答题及宣传活动,以及职业人群干预,“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健康达人”评选等活动。三是大力开展无烟环境建设,年底前力争实现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机构和无烟学校全覆盖。四是扎实做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将合理膳食行动落到实处。五是积极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发挥健康细胞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为引导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助力。


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图片10_副本.png

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宋文华答记者问

  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和生活条件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内容,去年底山东省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宋文华答记者问时介绍相关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2018年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已经圆满收官,山东 2020、2021连续2年入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数量居全国第一位,2次荣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国务院激励奖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任务主要有5项。

  巩固扩大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十四五”时期,全省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厕所粪污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长效管护机制健全完善。今年将新改造4万户,确保改一户成一户。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行动,“十四五”时期,全省55%以上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到2023年,完成现有1398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对新发现的黑臭水体进行动态清单管理,分期分批实施整治。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

  整体提升村容村貌。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化拓展“三清一改”(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部署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同时,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到2025年,村内道路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健全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这里包括2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明确各类设施产权归属,落实运行管理单位管护责任,合理设置乡村公益性岗位,确保运维资金到位、管护队伍到位、日常管理到位。二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为农民而建,尊重村民意愿,注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下一步,山东将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努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晁玉萍 卢小文 报道

发表评论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