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健康咨询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头条 > 健康头条详情

AI与人文医院建设 让医院更有温度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许翠萍追求技术创新变革之路

发布日期:2025-04-11来源:山东健康咨询网

AI与人文医院建设 让医院更有温度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许翠萍追求技术创新变革之路




    人文视角让医管思维更活跃,药学升级助“研究型”落到实处,许翠萍表示,以病人为中心要求医院管理者必须总是敏感,总要变革。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者、医院管理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副院长许翠萍的身体力行中,更多了一份敏感,对新技术与新理念的敏感。



    3月下旬,记者采访时得知,在数日后的一场学术论坛中,许翠萍演讲的主题是《AI与人文医院建设》。她告诉记者,“因为我们总是想着病人,因此需要持续关注技术,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应用技术惠及患者;作为管理者,同时也要热心变革,力促制度和流程的更新与优化。”

    许翠萍继而向记者举例:当前,分散在医院不同空间的智能设备已经非常之多,为了防范患者诊疗信息等隐私泄露,医院信息科对相关设备一律设置了非使用时间“锁屏”模式。“AI代替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但科学地应用AI,我们的工作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她表示,AI的学习能力与海量数据可以在医疗工作中精准赋能,让“一人一策”成为可能,使得人文关怀更具渗透感。同时AI可以弥补技术盲区,为医护人员的工作与良好状态护航,但必须提前做好伦理约束,防止技术滥用。

    从患者需求出发改善流程,曾担任医院护理部主任并长期分管这项工作,这样的案例在许翠萍的记忆中更是比比皆是。

    春节期间住院患者数量比较少,医院有时将患者集中到某几个病区集中管理。“医护人员的工作因此会便捷很多,但当我们听到有患者吐槽休息不好或者有其他不便利的地方时,我们立刻做出改变……”她表示,以患者为中心,让新的制度取代看似合理的“惯例”,这十年来在医院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千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翠微却顾 与院同行



    2025年3月,最新的绩效监测“国考”榜单发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位列全国综合医院A+,连续第5年A+等次,其中去年前年排名44位。当前,医院“‘一二三四五’战略(2019-2030)”中,明确了要建设“实力千医、创新千医、智慧千医、责任千医、人文千医”这5个“千医”。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1990年,作为原山东省卫生厅直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成立整30年。这一年,许翠萍作为我们国家首批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刚分配到院工作一年。年青的她与这家年青的医院共同成长,在职业生涯和发展道路上“转型升级”。



    新世纪伊始,许翠萍考取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名额到国外进修。她回顾,“我们同期出国进修的好几位,临床的偏多,后来都成为了医院的中坚力量,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也携手让医院发展上到新的台阶。”


    从临床型向研究型提档升级,医院当前作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教研”紧密协同,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规模与效率双增长,特色诊疗技术尤其是器官移植等取得突破;重点学科集群化发展,科研产出成果丰硕,并步入国自然基金全国百强医院行列。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硕果累累,教学能力提档升级。许翠萍特别介绍,2025年年初,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成立第一临床学院,管理团队与医院交叉、重合,更加夯实了教学工作。


人文护理 十年磨剑



    “为什么选择千佛山医院?济南市内外的老百姓会说,‘因为这家医院有人情味。’”

    2015年,千佛山医院领导班子掷地有声提出, “医院的内涵建设、文化建设才是一所医院的灵魂和精髓,人文医师、人文医院才是成就大医名家的最佳土壤。我们要做最好的人文医院,以人文统领医院精细化管理。”



    时任院长助理兼护理部主任的许翠萍积极带领护理部将“人文精神”的内涵引入全院护理工作中。寻找病人的潜在需求,使护理服务更加贴近临床,贴近病人,她带领全院护理团队提出进行人文护理 “七个一”活动:开展一次人文护理大讨论,阅读一本人文教育好书籍,进行一系列人文关怀专项培训,举办一场人文服务演讲比赛,编写一本人文护理行为手册,争做一名人文护理好护士,打造一支人文护理好团队。


    大到开展护理人文大讨论、举办“盛世情怀,人文千医护理”演讲比赛、编写人文护理行为规范手册、倡导“五多十点”服务,小到设置了夜间巡视“暖心灯”、手术病人“过床易”,PICC换药服……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医护人员真正将人文护理的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许翠萍的理解中,人性化服务就是一种真诚的付出与奉献,发自医者初心,“手术室、手术刀看起来是冰冷的,寒光凛凛的,但融入了人文,立刻就有了温度。”

    “前不久,一张照片在济南的医疗圈刷屏了,里面的主角就是我们医院一名护士。”凛冽的寒风中,这名护士推着护理车正赶往外科楼,但当她看见一位老人正费力想要掀开旁边住院楼的门帘时,她果断放下护理车,飞奔向老人处帮他掀开了帘子……等老人安全通过门帘回头道谢时,她快速推着护理车去做自己的工作了。

    “我们人文护理、人文门诊、人文后勤等的建设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怠,例如人文护理就每年设置一个主题,持续至今,影响深远。”许翠萍如是告诉记者。


医院管理 转型变革



    “转型必然”与“必由之路”,许翠萍表示,作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医院当前肩负着“医教研”协同发展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提出,医院从临床型向研究型转型成为必然趋势。通过科研创新解决临床问题、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完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而药学部门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因此,药学部必须向“以患者为中心、以科研为驱动”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转型,通过科研创新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推动新药研发、促进成果转化,助力医院从临床型向科研型转变。

    她介绍,医院药学管理近年实施的核心举措与实践路径包括:构建“临床需求导向”的药学科研体系;打造高水平药学科研平台;创新“医教研”协同机制;强化药学服务与科研融合。

    在精准用药研究方面,医院药学部开展的“基于基因多态性的华法林个体化给药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近3年,医院药学部门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

    在成果转化方面,医院药学部研发的新型抗肿瘤纳米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促进临床药学发展,医院当前在心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设置驻科药师,“多师共管”提升医疗品质。


    许翠萍表示,未来,医院药学管理将进一步平衡药学服务与科研的资源配置矛盾,破解科研成果转化难题,培育药学科研文化生态,建设研究型药学部门。


640 (1).png


    谈到自己分管的医联体建设、对外合作等工作,她同样表示,医院党委、院领导班子长期在该领域有重量级的资源投入,重视程度非比寻常。


    近年来,医院更是加大力度,主动服务国家健康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东西部对口支援及“万名医护进乡村”城乡对口帮扶工作,彰显公立院责任与担当;积极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我院医联体单位130家,覆盖山东省16地市,实现了全省全覆盖;44个临床科室及亚专业牵头组建专科联盟,整合365家医院1148个专科医疗资源,同步形成了以技术服务为核心,以管理指导、人才培养为基础的特色医联体帮扶模式,形成了惠及全省、有效扩容增容的工作模式与成效。


人物简介


许翠萍,主任护师,二级教授,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副院长。山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护理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护理学会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护理保健与疾病预防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公共卫生学会副会长;山东省输血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临床护理输血专委会主任委员;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晁玉萍 刘茜美婷 报道

发表评论

返回列表页